您好,欢迎访问保定市肿瘤医院!

门诊时间(无假日医院) 8:00 - 18:0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保定市肿瘤医院 >

燎申人享健康丨夏末秋初养生小常识

养生导读:立秋已过,现在正处于夏末秋初,这时的气候是湿、热、燥并重,为了少生病,这时一定要注意养生保健。

那么夏末秋初如何养生呢?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都不能忽略,下面为您介绍夏末秋初养生小常识。

夏末秋初夏末秋初:湿、热、燥并重立秋之后自然界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

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交蒸为特点。

与同样湿热的夏季不同,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

“夏末秋初就会出现,下雨的时候湿热,一段时间不降雨,就会燥热”。

专家称,眼下这个时段存在湿、热、燥等多种气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会越来越多变,即使在同一地区也可能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夏末秋初如何养生?1、养肺、补水要由里而外中医认为“肺主皮毛”。

秋季燥邪当令,容易伤肺。

治燥之法,以润为贵。

所以,解决皮肤干痒问题应从养肺入手,多吃具有健脾润肺、养血润肤功能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白果、百合、芝麻等。

多吃滋阴养肺的水果,如梨、杨桃、哈密瓜等,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油菜、禽蛋等,使皮肤得到润泽。

对于秋天的皮肤来说,补水是头等大事,多喝水能够从内到外缓解皮肤干燥。

一天不能少于1000毫升,但也不要超过3000毫升。

除了白开水外,秋天新鲜而丰富的水果也是抵御秋燥的佳品。

如雪梨、木瓜、苹果、杨桃、红枣、葡萄等应季水果,不但美味可口,还能滋阴润燥,增强皮肤弹性。

2、初秋别忘了防晒专家指出,防晒不只是夏天的事,秋季的防晒更重要。

因为夏季大气中的云量较多,对紫外线有一定阻挡作用;而在秋季,虽然受到气候影响,空气变得格外澄澈,但紫外线的透射度也大大增加。

此外,由于秋季人体肌肤的新陈代谢要比夏天缓慢,所以受到同样的日晒,恢复美白的过程要比夏天长。

白皙肌肤保养不易,怎能因为疏忽而在秋天前功尽弃呢?选择SPF15以上的防晒产品,在需要的时候不断涂补,保证全面防晒。

眼睛和唇部是防晒格外要注意的部位,因为眼睛周围的皮肤很薄,所以在购买时,应选购有润泽和修护作用的眼部防晒品。

另外,佩戴太阳镜也是眼部防晒的一个好方法。

唇部的肌肤较为柔嫩,在强烈紫外线的辐射下很容易失去光泽和产生死皮,因此尽量选用有防晒效果的润唇膏来加以保护。

3、秋季养生勤梳头中国第一部医学巨着《黄帝内经》认为:“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也就是中医一直强调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如果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身体就会出现病变。

而梳头,就是通经络的一个有效方式。

因此,不少保健和养生专家认为:通经络,勤梳头。

运用梳头养生保健、防病疗疾,是中医养生的一绝。

对于平时压力比较大的都市白领来说,经常梳头可以缓解压力,畅通经气,改善血液循环,滋养头发、防止脱发,并能够缓解头痛、减轻疲劳。

4、少吃瓜多吃果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特别是凉爽可口的冰镇西瓜,几乎成为人们消解暑热的必备品。

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外号,叫“寒瓜”。

西瓜性寒解热,食之冰凉,因此才有了这个称呼。

西瓜本来性寒,若这“寒瓜”再在冰箱里一放,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尽管其清热解暑的效果较好,吃上去很过瘾,但多食对脾胃的伤害却是很大的。

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

其实不只是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辈的食物都属于寒凉食物。

这个时候脾胃本就虚弱,若过食寒凉之物只会“火上浇油”,引起腹泻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所以过了夏天,西瓜基本上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秋瓜不宜多吃,秋果却是可以吃些的。

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秋梨又被称为“果宗”、“玉乳”,有“百果之宗”的美誉。

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最佳选择。

5、适当锻炼可增加肺活量秋高气爽,气温适宜,秋季可谓锻炼的好时节。

秋天经常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

从夏天的不爱动,到秋天的动起来,这其中还需把握好度,并非运动越多就越好。

从中医理论讲,秋天是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适时有度地进行。

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而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

专家提醒,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

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

立秋已过,但“秋老虎”带来的高温炎热还将持续一个多月。

再加之秋季天高云淡,紫外线照射强度大,“中暑”的余威仍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进行户外运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不要等口干舌燥时才喝水,运动后喝点淡盐水,补充在运动过程中流失的盐分;不宜空腹运动,因为空腹时易中暑;户外活动中如果觉得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并到阴凉处休息。

    发布时间:2018-09-04 16:09:12
    录入:录入编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