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脸婆这个词估计是不少女生噩梦,听说这些东西吃太多,有可能变成黄脸婆哦,简直可怕,赶紧看看。
“诶,听说吃胡萝卜会让皮肤变黄呢。”
“别逗了,那我多吃西兰花
就能变绿巨人了?”
“千真万确!都有科学家用
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做了实验了!
而且是针对亚洲人做的!”
“啊……”
有机色素实验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有机色素,
存在于植物、藻类及某些
类型的细菌和真菌中。
它对人体的好处可有不少,
能担抗氧化大任,
能吸收紫外线防止晒伤,
还能提高免疫力和保护生殖系统。
然而我们的身体并不能合成它,
只能通过摄取蔬菜水果或是
补充药剂来获得,
所以小时候爸妈磨刀霍霍
逼着你吃胡萝卜也不是没有道理。
“类胡萝卜素会让人的
皮肤变黄”这件事,
在江湖上早有传闻,
相关实验也有不少。
之前很多实验都是针对欧罗巴人
说服力不够
今天Lico带来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的团队
选择了当地黑眼睛黄皮肤的
华人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研究天然类胡萝卜素
对亚洲人皮肤的影响。
根据每个人从日常饮食中摄入类胡萝卜素的不同,
大学生被分入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开始了为期10周的“小白鼠”生活。
这时科学家NPC上线,提醒实验组玩家:
我们将连续6周每个工作日为你准备500毫升新鲜果蔬smoothie(也叫“思慕雪”或者“鲜果奶昔”),
为了保证风味多变,我们还特意设计了6款配方。
这里面含有几根胡萝卜、小半支香蕉、半颗人心果
(一种甜甜的热带水果)和小盒牛奶——想想就好喝是不是?
不过提醒一下,它的热量和中杯可可碎片星冰乐的热量差不多。
类胡萝卜素来源的大头是胡萝卜。
另外,想象一下菠萝和橙子的果肉的颜色,你就能猜到它们也富含类胡萝卜素。
西瓜则是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的一种)的提供者。
其余的则大多为马来西亚的本土特色水果,可能是为了调剂口味。
当然作为smoothie,必然得有牛奶、奶油。
在实验配方里,它们的作用可不仅是带来丝滑口感,更重要的是和棕榈油一起作为脂肪的来源,提高人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率。
举个例子:
生胡萝卜中只有不足10%的类胡萝卜素能被吸收利用,而向煮熟的或被榨汁的胡萝卜中加入含脂肪的油类后,它的利用率就会窜到90%。
至于对照组嘛,来,每个工作日给你500毫升纯净水,不喝完不准走。
实验结果
连续喝了6周的smoothie或者纯净水之后,他们的肤色怎么样了?
研究人员测量了被试者左右脸颊以及额头的黄度、红度、亮度。
实验组的“黄度”直线上升,“红度”也有所增加,在结束了饮食干扰之后的两周内,它们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数值只是略微下降 。
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后,研究人员确定皮肤变黄是因为β-胡萝卜素在脸部的堆积,而变红则是因为番茄红素的堆积。
在大部分中国的审美中,一百遮百丑,
皮肤太黄或者太红……可能……有一定程度影响你的颜值哦。
不过实验中,欧罗巴人被要求为同一个人不同肤色的照片打分(当然这是PS大法好,不是去改变真人的肤色)。结果显示,黄皮程度越深,欧洲人越迷恋。
不少科学家从实验结果推测,这是因为适当的黄调可以让人显得更加健康,从而增强人的吸引力,但绝对不是暗黄哦。蔬菜虽好,一定要适量哦。
温馨提示
除了胡萝卜,蔬菜军团里的南瓜、菠菜、金花菜、红薯、辣椒、冬苋菜,
水果军团里的杏、桃、橘子、柿子都含有不少的类胡萝卜素,适量食用有益健康,但是吃得太多就可能变身“小黄人”哦~
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转载请标注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