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iabetologia上发表的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最新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了视网膜照相所提供的各种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年发病率及进展的相关性。
研究者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Cheung CY等人共计入选3280例基线40~80岁的亚洲马来西亚人,并对其进行了长达6年的随访。采用计算机辅助程序根据基线测定的视网膜照相数据评估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弯曲度、分支、分形维数及直径),采用改良AirlieHouse分类系统根据基线及随访期间视网膜照相结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级。
基线时受试患者中共计427例患有糖尿病,随访6年间有19.2%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线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访期间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15),有7.57%的患者基线无或仅伴有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随访期间出现中重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有19.2%的患者视网膜病变出现了进展(随访期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增加≥2)。校正基线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指数、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及HDL胆固醇后,分析显示,动脉弯曲度更大、静脉分支角度更大、静脉分支系数更大均可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RR值分别为1.34(95%CI:1.04~1.74)、1.26(95%CI:1.00~1.59)和1.26(95%CI:1.03~1.56);动脉弯曲度更大、静脉分叉系数更大、动脉分形维数更大、动脉直径更大均与非增殖性视网膜糖尿病病变的发病和严重程度增加具有相关性,RR值分别为1.82(95%CI:1.32~2.52)、1.46(95%CI:1.03~2.07)、1.59(95%CI:1.08~2.36)和1.83(95%CI:1.15~2.90);动脉弯曲度更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具有相关性(RR=1.34,95%CI:1.12~1.61)。在传统视网膜病变已知危险因素基础上,将视网膜血管参数引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预测模型可改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测价值(C统计值:0.796 vs. 0.733,P=0.031),并可改善重新分类(使净分类改善18.8%,P=0.025)。
上述结果提示,眼底照相所测得的视网膜血管几何形态可在已知危险因素基础上更好地预测成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及进展情况。
Diabetologia.2017 Sep;60(9):1770–1781.
科学家找到了将身体坏脂肪转化为好脂肪的方法
尿L-FABP是T1DM患者卒中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饱腹感激素”缺乏或导致肥胖发生
生物标志物预测老年女性骨折风险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