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保定市肿瘤医院!

门诊时间(无假日医院) 8:00 - 18:0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保定市肿瘤医院 >

梅毒筛查阳性,如何向患者解释?要不要上报

 

 

梅毒筛查是献血、手术前必做的检查之一,每个临床的大夫都不会陌生。

 

但是,由于「性」在我国的不光彩地位,梅毒又恰好是最臭名昭著的性病之一,一旦被查出「患梅毒」,将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家庭、丢掉工作,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同时,梅毒也是我国法定监测的传染病,一旦发现梅毒患者,应该及时上报疾控部门。但什么情况才需要上报?

 

梅毒筛查的常用指标

 

梅毒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性而被皮肤科医师称为“模拟大师”,目前诊断因暗视野或荧光显微镜等设备不太普及而主要靠血清学检测来判定。检验方法因抗原制备方法不同分为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和螺旋体抗原试验,前者主要包括:VDRL、USR、RPR等,后者主要包括:FTA-ABS、TPHA、TPPA等。

 

初筛试验中VDRL因操作麻烦在大多数医院没有开展,USR、RPR是在VDRL基础上经过改良后的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且可以肉眼判定结果,有同样的特异与敏感性,因而被广泛应用。

 

确认试验中由于TPHA、TPPA操作简单且特异性、敏感性优于FTA-ABS而被广泛开展。一般来讲,排除假阳性原因,确认试验所作为抗-IgG螺旋体抗体,即使足够规范的治疗,结果仍可为阳性,因此不作为疗效观察、复发、再治疗的依据。

 

筛查假阳性,到底有多常见?

 

有研究表明,单用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检测——比如常用的 TRUST 法(也就是开头提到的「甲苯胺红试验」),敏感性可达 85%,特异性是 85%~99%。

 

参照我国 2014 年梅毒的发病率 30.92 / 10 万,即使按照 99% 的特异性来计算,也会出现 10 万人中,大约有 26 位患者检出阳性,而大约有 1 000 个健康人呈现假阳性。

 

——在所有查出阳性的人里面,只有 2.5% 是真正的患者。

 

所以,直接用一项筛检阳性就说人患了梅毒,是完全不科学的。

 

如果在筛查中直接使用 TPPA 等证实性的诊断标准,尽管结果更加准确,但会极大提高筛查的成本,同时 TPPA 方法比较繁琐的操作,也不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检测。

 

因此,在临床上,一般的术前筛检,是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检测(这种方法的阳性预测值可以达到 85% 以上),如果结果为阳性,会进一步进行 RPR 和 TPPA 试验来验证。

 

必须通过规范取样、检验操作,多种筛检指标共同确认,并结合病史和表现,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梅毒抗体假阳性老年人出现几率更高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抗梅毒抗体阳性的老年人未感染过梅毒,有一些假阳性的因素,但亦有部分老年人确实为梅毒螺旋体感染者,不能因为实验室检测结果存在较高的假阳性,而忽略了老年人梅毒感染,需要做确证实验来核查。以下是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的可能原因分析:

 

1、年龄因素: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步退化,在此年龄段容易出现免疫功能上的异常,产生一些针对链接用的清蛋白抗体或一些异常蛋白质而干扰了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老年患者易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会产生针对链接用的清蛋白抗体或者是一些异常蛋白质从而干扰了梅毒抗体的ELISA检测。

 

2、疾病因素:在感染梅毒后患者体内除了会产生针对梅毒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还会产生一类针对类脂质的抗体,此类抗体无特异性,除感染梅毒外,患者生理状况发生改变或者感染另外一些疾病。人体内也可能产生此类抗体,血清学检测梅毒实际上是检测的这两类抗体。凡能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均能导致假阳性产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都存在血脂异常,体内大部分都存在抗类脂抗体,而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均是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老年人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易被细菌、病毒感染,这些疾病可使机体诱导产生类脂质抗体或TP抗体的交叉抗原抑或老年患者体内可能有口腔螺旋体、皮肤相关的螺旋体、肠道螺旋体共生诱导产生抗原群或特异抗原的交叉反应抗体。

 

3、技术性因素:技术性假阳性主要是由于标本保存不当、检测仪器出现偏差、实验员实验操作不规范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一般技术性假阳性,可以通过重复试验进行排除。

 

梅毒上报疾控的一些要求

 

1、纠正非TP抗原血清试验滴度1:8以上才报错误,只要符合首诊诊断,不论滴度如何,都应报告;

2、明确首诊报告,避免复诊复发再报;

3、区分生物学假阳性,避免错报;

4、明确梅毒诊断标准,正确应用血清学试验结果。梅毒的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数据。了解非TP抗原血清试验和TP抗原血清试验的应用指南,正确应用实验室结果报告梅毒病例。

 

来源:检验视界网整理

 


点击标题查看

 

《检验临床面对面》案例征集

检验“视界杯”有奖征文

 

    发布时间:2017-10-19 10:57:58
    录入:录入编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