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保定市肿瘤医院!

门诊时间(无假日医院) 8:00 - 18:0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保定市肿瘤医院 >

医院儿科又开始人挤人:宝宝动不动就生病,

 

 
 

编者按

“萌宝健康课”是浙江在线健康网推出的针对儿童健康保健的特色栏目,我们将联合杭城各大医院儿科,定期向宝爸宝妈们推送最贴心的宝宝防病保健、意外伤害防护、生长发育指南及活动讲座等超级实用的信息。

 

“徐主任,这两天我们宝贝又开始咳嗽了,一着凉就这样。”10月15日上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大厅的义诊现场,一对老夫妻带着4岁半的孙女笑笑前来咨询。坐诊的儿内科徐婷主任医师用压舌板检查了下嗓子,喉头充血严重,扁桃体发炎了。

 

爷爷告诉记者,笑笑现在读幼儿园中班,每次和小朋友玩耍后若出了汗,就容易生病,“上幼儿园之前挺少生病的,应该是交叉感染多了,孩子自己又不太注意卫生,上一次发烧就是国庆前几天!”

 

“先用3天清热解毒的口服药,吃了还没用的话再换头孢吧。”徐婷主任医师告诉笑笑的爷爷奶奶,小朋友活动频繁,不需要穿太多,只是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加减衣物即可,“出了汗,毛孔打开,反而容易着凉。”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医院看儿科的小朋友会慢慢多起来?

 

 

杭城各医院儿科门诊量有上升趋势

呼吸道疾病高峰快来了

 

受气温下降的影响,近一周杭州市儿童医院的门诊量均在每天2000人次上下,其中60%~70%为呼吸道感染,20%为肠道感染,预计到11月、12月,门诊量将达到高峰。目前,杭州市儿童医院除急诊外,每晚17:00~21:00同时开设夜间特需门诊。

 

相比较9月,浙江省新华医院最近一周的门急诊量也环比增加了20%,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最为高发,约占了60%,其次是腹泻、肠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约占20%。当前,省新华医院24小时开放中西医小儿内科,其中夜急诊时间为17:00~次日8:00,由两名医生坐诊。

 

浙江省中医院儿科张源主任介绍,近日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哮喘、过敏性鼻炎发作患者明显增加,尤其在下沙院区,3个小患儿中就有2个是呼吸道疾病。目前,省中医院两院区均开设了夜间急诊,下沙院区安排了夜间帮班。

 

杭州市一医院10月1日~10月11日儿科门诊量为9935人次,发热门诊量690人次。

 

杭州市中医院小儿科柴鸣雷副主任表示,截至10月13日,儿科门诊量尚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急诊量较9月有所增多。

 

 

 

今天上午10点,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的挂号窗口及输液室

 

此外,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了解到,从目前看该院内科门诊平稳,但呼吸道疾病确有“作妖”之势。

 

“秋冬季病毒开始活跃,现在病房里住着的小患儿30%左右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浙大儿院呼吸科王颖硕副主任医师预计,接下来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患儿会继续增多,家长要注意防范。

 

为方便广大患儿顺利就诊,自2015年11月1日起,浙大儿院滨江、湖滨两个院区都开设了夜间特需门诊。而内外科急诊和疑难重症患儿,请家长带孩子到滨江院区就诊。

 

 

要不要反复跑医院

可以看孩子精神状态如何

 

“秋冬季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不止一种,不同病毒引起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杭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吴素玲主任医师说,家长考虑要不要反反复复带孩子去医院,精神状态是重要的判断依据:

 

如果孩子2~3天还不退烧,或者精神、胃口不好,要到医院就诊;婴幼儿(3岁以下)病情变化比较快,而且不会表达,更加需要家长留意,比如呕吐、很烦躁,要及时送医院。

 

排除体温的影响(体温升高1℃,心率增加约20次),如果宝宝表现出心率显著加快,呼吸急促,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等危重情况的发生。

 

 

 

 

“同样的病毒,成人感染后只是感冒,但小朋友可能就是肺炎。”浙大儿院王颖硕副主任医师提醒,早产儿先天体质差,感染病毒的风险较大,感染后引起的症状也可能比普通孩子严重些。

 

目前国内尚无为早产儿童注射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医疗服务,有条件的家庭可自行带孩子前往我国香港或国外注射。在王颖硕副主任医师看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预防措施很有必要,比如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尽量待在温暖的空间等。

 

 

宝宝动不动生病

需要吃“免疫调节剂”吗?

 

有些家长听说过“免疫调节剂”能提升抵抗力,见自家宝宝动不动感冒、发烧,也很想让医生帮忙开药。但是,免疫调节剂人人能用吗?

 

“所谓免疫调节剂,是给免疫功能确实出现异常的患者用的。”吴素玲主任医师说,像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年内呼吸道感染超过7次,或一年内患肺炎超过2次),以及确诊为哮喘的患儿,前者属于免疫力低下,后者属于免疫功能异常。

 

 

 

 

说到哮喘宝宝,两位专家也提醒家长谨遵医嘱,重视在疾病缓解期做好预防治疗。哮喘本质上是一种慢病,但重在控制当前的症状、减少将来的风险,并需要家长、患者、医生密切配合。

 

对哮喘患儿来说,每逢换季记得规避过敏原,比如戴口罩出门,或待在有空气过滤的室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尽量远离呼吸道感染,因为小小的感冒也可以诱发哮喘发作。

 

 

 

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7大招:

 

1.多喝水,多吃新鲜果蔬;

 

2.尽量少去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4.营养搭配合理,保证平衡膳食;

 

5.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6.注意卫生,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7.关注天气预报,及时、适当为孩子增减衣物。

 

“家长可以用手在孩子颈背部探一探,有汗就说明穿太多了。”杭州市儿童医院护理部章赛春主任提醒,如果是发烧且体温还在上升的孩子,就要特别注意保暖。

 

如何不被秋风秋雨击倒

 

 

冷热交替容易感冒让宝宝喝温白开水

 
 

 

夏秋交替时节雨水较多,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较大,小孩子抵抗力较差,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冒。一般小朋友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引起感冒的主要原因是贪凉,加上天气忽冷忽热,在出汗后不及时擦干背部,极易诱发感冒;如不及时处理,有些患儿还会出现哮喘、肺炎。

 

 

 

 

 

根据天气适时加减衣

当宝宝已经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应该让宝宝静下来,擦干汗水,等到宝宝不再汗流浃背,脱掉一件衣服,放宝宝去玩。不要把出汗的宝宝放到风口处凉快,更不能使用电风扇或空调等方法为孩子降热,也不要让孩子快速喝冷饮等食品,因为这样会使孩子敞开的毛孔迅速闭合,造成体内调节失衡,引起感冒。

 

应该让宝宝喝温白开水,这样不但可预防感冒,而且对小儿胃肠道和肺部有益。

 

 

抵抗力弱引发呼吸道感染加强有氧锻炼

 
 

 

小儿身体机能还未发育健全,抵抗力较低,这忽冷忽热的天气,极易引发小儿感染呼吸道疾病。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则是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要比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得多。上呼吸道感染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

 

 

加强有氧锻炼

锻炼是孩子避免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疾病最有效的方法,通过锻炼可以增强抵抗力。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论在什么季节,都应该鼓励他们适当参加运动,增强体质。尤其是到绿色植物较多的公园去跑步、骑车,有氧锻炼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尽量少去或不去人员流动大、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车站、游乐园、集市等,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家中如有人发热、咳嗽、咽喉部疼痛等,最好不要接触孩子或戴上口罩。

 

此外,秋季不要急于给宝宝添加衣服。最好的办法是大人与宝宝穿一样厚薄的衣服,大人静坐时不感到冷,宝宝就不会冷。小孩虽然没有大人耐寒,但小儿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会安静。当小儿患感冒时,多休息、多睡眠、多饮水、适当退热、注意护理、勤看医生,是治疗感冒、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此外,小儿感冒千万不要拖延或大意。

 

 

伤食容易导致腹泻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秋湿较重,特别是雨水多发的时候,湿气更重,很容易引发腹泻。很多人以为,秋季腹泻是因为饮食不洁,不注重卫生等外界原因所引发的。其实,腹泻不仅因为饮食,伤食长期停留于身体之中也是重要原因,加上室内外温差大,又吃了寒凉食物,腹部处于内外热冷夹击状态,易引发腹痛、腹泻。

 

另外,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好发季节是秋冬,易发于两岁以内小儿,是流行较广的小儿传染病。秋季腹泻是传染病,也可以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出现腹泻症状时,做好肠道隔离和呼吸道隔离很重要。父母处理完患儿大便后要彻底清洗手部、被粪便污染过的物品,以免造成粪口传播。在腹泻流行季节,不要接触患病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场所玩耍。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是治疗秋季腹泻的关键。

 

你可能会感兴趣:

在医院住院20天才知道的真相,竟然是……

 

感冒发烧没当回事,23岁女白领差点没命!最近这种天气尤其要当心

 

浙江人注意,医保政策又要变了!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

 

2块钱的维生素C和98块钱的维生素C,有什么区别?

 

 

 

 

记者:翁含露 通讯员:王雪飞 郑佳 王尊晖

部分内容整合自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希均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
 
责编:陈雨笛

 

 

 

    发布时间:2017-10-20 10:34:10
    录入:录入编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