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韩女士3年前因为急性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多方治疗病情好转不明显。去年,韩女士听从了医生的劝告,提前在左臂做了“动静脉内瘘”。今年6月,韩女士病情再次加重,通过已经准备好的内瘘,顺利开始接受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日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像韩女士这样,在需要透析之前一段时间就提前做好造瘘的病人,仅占10%—20%。绝大部分病人还是在必须透析时先紧急临时采用在股静脉等大静脉插管透析,等病情稍稳定时,再手术造瘘,再等到内瘘成熟后,再拔除静脉插管从瘘管开始透析。
瘘就像是连接患者和透析机的阀门,造瘘手术后,要有最少6周左右的“内瘘成熟期”,然后才能使用,所以提前建立优质的瘘管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不接受提前造瘘的病人占到80%-90%。有的病人不能正视疾病,存在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还有可能过些年才到透析的程度,提前造瘘没有必要。
瘘多做在上臂桡动脉,基本不影响上臂和手部供血。但是要注意造瘘病人瘘管不能受压,造瘘的上肢不能提重物干重体力劳动,还要定期检测心脏功能。有的病人特别是年轻的病人,担心造瘘后对上肢功能活动有影响。还有的病人担心提前造瘘,瘘到用的时候会不会堵了,坏了,还要重做。另外,对于预防性造瘘知识宣传不够,病人对预防性造瘘认识不足,也是重要因素。
预防性造瘘的利远大于弊
紧急透析病人多是人体血液内肌酐达到707微摩/每升以上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这些病人已经不同程度由于肾衰竭累及其他脏器受损,紧急大血管插管透析不仅只能用1个月左右,还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危及生命。而且由于全身状况虚弱,心功能衰竭,很多病人已经接受不了麻醉造瘘手术,要等到身体条件慢慢恢复。有的病人双侧股动脉都插临时管透析破坏了,还没恢复到能够接受造瘘手术的状态,还要在颈部大血管插管透析维持生命,久而久之,血管损伤严重。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